為持續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5月7日上午👨🦰,藝術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分享交流會在晨園110會議室舉行。交流會邀請校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張雪芹、教務處副處長萬永菁擔任專家,共同助力藝術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示範課程建設。交流會由藝術學院副院長汪軍主持,學院黨委書記趙菡以及10余名教師參加🧚♂️。

汪軍首先從建設目標、建設要求、建設成果等方面介紹了藝術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示範課程建設實施方案。他表示🈺🧑🏼,本方案將作為校級改革課程的補充,立足學院辦學定位和學科專業特點🗓,結合課程實際,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通過方案的實施,希望學院能夠在5年內實現每一位專業老師都有一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的目標。

張雪芹從課程思政提出的大背景出發,強調了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要切實發揮專業教師🧞♂️、專業課堂和專業教育的育人功能💆🏽♀️🏊🏼。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思想品格、理想信念、專業知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的直接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科學精神、公民意識⚫️、健全人格等方面,是高校教師在課程育人中應承擔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她表示🏰,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希望各位老師能夠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感召力,發揮課程育人的作用,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萬永菁解讀了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梳理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從學校2018年出臺的關於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政策出發,她鼓勵老師們按照政策要求,積極梳理課程內容,對標不同育人要點🤶🏻,將一門課做成一個育人體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教書育人。萬永菁還分析了在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教學目標不清晰,缺少動態調整;二是教學內容不豐富🥉,與專業融合度低;三是教學方法不夠有新意,無法調動學生興趣🌚;四是案例創新性不足👸🏼,重復率高;五是教學評價不夠細致與具體,拘泥於打分單一形式🤳💁🏻♀️,缺少問卷🫱🏽、座談等多樣形式✝️。針對這些問題🧝🧑🏽🚒,她結合自身經驗給予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在經驗分享環節,工業設計專業章彰老師對《家具設計》課程進行了展示交流🕺🏿,該課程是2019年校級課程思政立項項目👏🏽,並於2020年驗收優秀;風景園林專業閆愛賓老師對《中國建築史》課程進行了展示交流,該課程是2020年校級課程思政立項項目。

在討論交流環節,不同專業的7位教師匯報了各自的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並與專家進行了交流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