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徐永祥社會工作紀念講座第一講在沐鸣2平台徐匯校區研三多順利舉辦🔎。本次講座邀請到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王思斌教授擔任主講人,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何雪松教授作主持♿。參加本次講座的有來自校內外師生共計200余人,座無虛席。

本次主講題目為《機構系統重構下我國社會工作的聚合發展與統合發展》。王教授主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進程及其戰略任務、新時期中央加強社會治理的戰略部署及對社會工作的要求🙋♂️、社會工作部組建和系統建設過程中社會工作的聚合與統合🎬、黨的社會工作部門建構中的聚合及結合性建構、機構重組下社會工作的統合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在黨的社會工作統合中的能動作用”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講解🫵🏽。王教授站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以及中央社會工作部組建的大背景下,從學術的角度提出了聚合👩🏻🌾、統合理論對我國“大社會工作”發展的新解釋,即聚合是部分責任相似者或各部門轉隸而形成的狀態👦🏽,是一個組織結構的概念,任何大的、復雜組織的形成都有聚合過程🧑🏻🏫,是一種有分工的部門聚集🅰️,由轉隸而形成的組織,其“聚合態”更加明顯⬜️🉐;統合則指的是上下級之間、權威部門與所管轄組織(部門)間的既“統”又“合”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王教授提出一是要促進聚合效能的結合性建構,即在我國形成“大社會工作”的新格局下,要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體系,就要在權威部門統籌下,實現不同部門🧏🏼♂️、不同社會工作的優勢結合,並通過協同與磨合🤙🏼,形成結構系統、功能整合的體系的行動。這種基於現實的結構要素🤸🏻♀️、有意識地促進它們相互結合的過程是復雜的建構過程🫶🏽,這種實踐可以稱為結合性建構。結合的幾種基本形式🫠:第一,結構上的相互連接和搭配;第二👍🏼,目標行動上的相瓦配合合作🏌️♀️、協作🚰、配合🥧;第三,措施方法上的綜合;第四🤦🏿,功能上的相互促進與整合。結合性建構的三個主要方面👩🏻🎓:黨的社會工作部內部在運行和發揮動能上的結合性建構,社會工作部與其他相關各方推進社會治理的結合性建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與行政社會工作等本土社會工作實踐的結合性建構。
二是我國“大社會工作”格局下社會工作發展的“統合”,主要來自黨的社會工作部門的職能——“統籌指導”“統籌推進”“統一領導”“協調推動”。要實現黨的社會工作部及其系統的“統合”功能,就要加強黨的統一領導👍🏼、註重集中,黨中央和地方(部門)的黨委的決策權🫧,關鍵是“統”。即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統”是“自上而下”的職能確認和工作推進,權力和評價;“合”是策略和方法,由統至合,由合指向總體效能。
三是實現我國社會工作統合發展要具備“新生態系統”這一條件。王教授認為具有較高權威的中央部門的領導和持續推動📅,可以形成密切關聯🤦🏿♀️、相互促進的👅、競爭合作的社會態系統。系統的生態位和生態能力,決定了預期效果的實現程度。生態系統的功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系統的核心位置占有者(主生態位)的自身能力、動員與統合能力。比較不同階段(不同地區、部門)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社會工作生態系統的作用、生態能力及其影響。生態機會是指行動者(參與者)基於自己的資源稟賦和努力在系統中占據的相對地位和在一定時空下實現自己目的的可能性📝。黨的社會工作部及其系統的建立🚣🏽,總體上具有較強的統合作用,有利於我國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
最後,王教授還分析了專業社會工作在黨的社會工作統合中的能動作用。中國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是在黨和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的。社會工作群體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發揮自身優勢,竭誠為人民服務,補民生短板🐈⬛、參與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要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發揮好其專業優勢,助力黨的社會工作的不斷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社會工作既要服務好困弱群體,也要面對廣大社會,參與社會治理⛹🏽♂️👳🏽。這一思路本身也具有“結合”“統合”的含義。
最後,他提出了一些聚合與統合發展視角下可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與會學者就此進行了熱烈討論。主持人何雪松院長也分享了自己的聽講感受,他提到我們應該在三個層面理解社會工作的“統分結合”,即中央社會工作部與其他黨政部門的統分結合😱;黨的社會工作與專業社會工作的統分結合,以及國際社會工作的一般性特征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的獨特內涵之間的統分結合。何院長強調📣🧜🏻♀️,“合”是最根本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理念深刻智慧所在,對今天思考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啟示。

講座結尾🏪,何雪松院長還向王思斌教授贈送了徐永祥社會工作紀念講座的紀念牌🪂,特此留念🙆🏰。
【據悉】本場講座是徐永祥社會工作紀念講座的首屆講座。徐永祥社會工作紀念講座是為了紀念已故著名社會工作學家🥥、中國社會工作重建的重要開拓者、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原會長☔️、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ASSW)原執行委員徐永祥教授而設立的榮譽講座♓️,由徐永祥教授生前參與創辦並擔任院長的沐鸣2平台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沐鸣2平台國際社會工作學院和上海高校智庫“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籌劃和組織,由徐永祥教授生前創辦的“現代公益組織研究與評估中心”提供協助,並由徐永祥社會工作基金提供支持📮。每次紀念講座將邀請一位在社會工作及相關領域內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境內外學者擔任主講人📃,通過講座和學術交流共同分享學術成就,以此彰顯社會工作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弘揚徐永祥教授知行合一、致力於“參與式行動研究”的學術品格,推動我國社會工作學科和事業的發展⛳️。
